社旗縣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饒良鎮鄉村振興工作
12月17日,縣政府新聞辦舉行“奮進‘十四五’開啟新征程”社旗縣鄉村振興系列新聞發布會饒良鎮專場,饒良鎮黨委政府向社會通報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。
今年,在縣委、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饒良鎮按照“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?!倍挚傄?,以“平安大鎮、經濟強鎮、文化名鎮、生態美鎮”四鎮建設為抓手,搶抓機遇,銳意進取,務實重干,扎實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實施,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又快又好、全面發展的新局面。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,該鎮以補齊過渡期短板弱項,堅決守住“不發生規模性返貧”底線為目標,聚力完成“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,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體系全面轉向鄉村振興,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”三大重點任務,圍繞“兩不愁三保障”,認真開展“四提四穩”和“兩核四查”等專項行動;嚴格落實“四個不摘”要求,加強對建檔立卡幫扶對象日常監測幫扶;扎實做到“五必到”,全面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排查,狠抓責任、政策、工作“三個落實”,脫貧攻堅成果得到持續有效鞏固拓展。今年以來,該鎮累計排查重點戶3108戶,新識別監測戶86戶302人;發放雨露計劃補助133人23.4萬元;小額貸款貼息33戶1.2863萬元;股份幫扶分紅資金88戶35.2萬元;公益崗位工資360人次34.2萬元;產業獎補資金617戶41.1274萬元;省外務工貧困勞動力一次性交通補助95人5.69萬元;實施建設類項目7個,總投資599.2828萬元。
饒良鎮黨委書記 王承宇
持續培優做強,推進產業振興。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攻堅、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舉措,按照“科學規劃、擴大規模、培育特色、打造品牌、壯大產業”工作思路,合理調整產業結構,科學規劃產業布局,壯大蔬菜、煙葉、中藥材、文化旅游、特色養殖等特色產業發展。在蔬菜產業方面,以潤輝蔬菜、令芝蔬菜、綠美豐蔬菜為依托,建成了3個蔬菜種植基地和8個蔬菜生產專業村,全鎮蔬菜種植面積1.5萬畝,其中設施蔬菜2000畝,種植蔬菜20多個品種,年生產各類蔬菜7萬噸,實現產值近1.1億元;在中藥材種植方面,以瑞禾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、社旗縣曉蕾艾草專業合作社、南陽方博商貿有限公司等為依托,發展艾草、杜仲、絲瓜絡等中藥材基地3個,種植面積5000余畝,同時延伸產業鏈條,推進藥材加工和林下經濟,綜合效益顯著提升;在發展煙葉產業方面,積極探索發展煙菜輪作模式,發展煙葉種植2000余畝,其中建成500畝煙方2個,年實現稅收近150余萬元;在特色養殖方面,以社旗縣華羽鴿業有限公司、社旗縣炫彩養殖場為依托,積極發展良種肉鴿、觀賞性鸚鵡等特色養殖,年實現銷售收入600余萬元。在發展特色旅游產業方面,依托饒良鎮獨特的文化資源,以來佛寺為核心,打造旅游特色小鎮,發展特色旅游業,年實現旅游收入500余萬元。
實施引育并重策略,推進人才振興。鄉村振興,人才是關鍵。饒良鎮持續優化引才育才機制,聚力推動人才振興。一是培育“領頭雁”,在2021年換屆中,著重選拔素質高、干勁足、能力強的經濟能人、致富能手充實到兩委干部隊伍,成為鄉村發展的新推手。在農業種養、新型經營主體從業者等領域優先培育了松山蔬菜種植、銀環絲瓜絡加工、 炫彩鸚鵡養殖等一批“土專家”,打造發展生力軍,帶動同行農戶共同致富。二是留住“還巢鳳”,扎實開展人才回歸,以鄉愁為紐帶,以優質服務吸引能人回鄉。先后有李新景、曹銀環等30余人返鄉創業,帶動1200余名農民直接就業致富。
加強鄉風文明建設,推進文化振興。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“靈魂工程”。依托饒良鎮“文化名鎮”建設,以饒良鎮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、農耕文化、孝道文化、佛教文化、民俗文化、非物質文化等為精神內核,挖掘整理歷史文化,賡續弘揚紅色文化,傳承發揚非物質文化,倡導社會先進文化,打造文化名鎮,推進文化振興。投資120余萬元,按照“六有”標準,高標準打造鎮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一處、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8處,文化陣地建設得到全面提升;投資30余萬元,建造饒良鎮黨史館,積極傳播革命文化凝聚發展力量;引進河南獨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到饒良鎮拍攝鄉村振興題材類電影《父母的婚事》,展現全鎮風土人情、歷史文化,進一步提高饒良的知名度和美譽度;以來佛寺為中心,打造集文化體驗、商業休閑、養生度假、生態觀光為一體的文化休閑旅游度假區。目前《社旗縣來佛寺文化景區規劃設計方案》已由河南省城鄉建設規劃設計總院制作完成;積極挖掘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65項,占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分之一,并加強傳承弘揚,注重保護利用,為鄉村振興鑄魂點睛;同時,依托建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,積極開展理論政策宣講,常態化開展志愿者服務,廣泛開展道德模范、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,扎實推進移風易俗,鄉風文明得到全面提升。
厚植綠色發展理念,推進生態振興。生態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關鍵。圍繞饒良“生態美鎮”建設,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牢固樹立“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”綠色發展理念,扎實推進水、氣、土等污染治理,一是扎實開展散煤燃燒設備和鍋爐整治、散塵治理、秸稈禁燒和煙花爆竹禁售禁放工作,確保了空氣質量持續明顯好轉;二是對饒良河、毗河、馬河三條河流及其支流進行全面排查整治,三條河流生態系統穩步恢復;加強鎮區污水處理廠及7個村級污水處理站的管理和利用,從源頭上有效地減少了污水排放,出境水穩定在Ⅲ類水質;三是加強灌溉水質監測與管理,鼓勵開展秸稈還田、增施有機肥,合理調整施肥結構。加速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廣應用,鎮域內土壤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整治,土壤污染防治攻堅任務圓滿完成。四是以“治理六亂、開展六清、實施六大行動”為主題,集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、垃圾治理、廁所革命等專項行動,農村人居環境衛生臟、亂、差的現象得到全面改善。
堅持黨建引領,推進組織振興。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“主心骨”。饒良鎮堅持黨建引領,把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工作相結合,強化“圍繞發展抓黨建、抓好黨建促發展”理念,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,充分發揮號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。嚴把村“兩委”換屆關口,選優配強18個村“兩委”班子,新一屆班子呈現年紀輕、文化高、能力強的新氣象;健全了村級“四議兩公開”和村民小組“一提二審三通過”等工作制度,規范提升村兩委工作效能;實施黨員、黨支部星級化管理制度,全鎮18個村黨群服務中心均達到星級標準,其中四星級黨群服務中心7個,五星級黨群服務中心2個,五星級支部書記2個、三星級支部書記4個,綜合服務能力全面提升;扎實開展“逐村觀摩,整鎮推進”、支部書記大比武活動和黨建述職活動,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;積極實施”13710”工作制度,領導干部的執行力和落實力得到不斷提高,基層組織的組織力、凝聚力、戰斗力得到全面提升,有效的助推了鄉村振興的推進。
發布會上,饒良鎮黨委書記王承宇,饒良鎮黨委副書記古華生,饒良鎮組織委員陳琳,向社會通報了饒良鎮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,并就記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答。
賬號+密碼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